北部戰區陸軍某旅運用科技手段提升訓練效益——
在虛擬環境狙殺“敵機”
■解放軍報記者 張東盼 通訊員 王 旭 王崇嘉
“發現‘敵機’,立即組織抗擊!”初春時節,北部戰區陸軍某旅模擬仿真訓練室內,一場模擬對抗演練激戰正酣。
聽到指揮員指令后,頭戴智能傳感頭盔、肩扛導彈模擬發射筒的2名導彈射手迅速鎖定目標。
“‘敵機’是由計算機控制的影像靶,導彈射手通過模擬仿真訓練系統對其進行鎖定、瞄準、擊發,從而獲得沉浸式戰場體驗?!痹撀妙I導介紹,模擬仿真技術是部隊開展實戰化訓練的重要手段,能幫助新射手快速適應戰位、融入戰位。
據了解,以往該旅進行該型導彈課目訓練,要考慮場地、天氣、裝備損耗等多種因素,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戰斗力提升。為此,該旅組織專業骨干同院校專家一起,運用模擬仿真和人工智能技術,引入資源建成多個模擬訓練場地。同時,他們引入影像還原、數據采集、紅外感應等技術,配套生成官兵訓練數據庫和個人電子檔案,為強基補差、專攻精練提供數據支撐。
“開展模擬仿真訓練,讓官兵多了感知戰場環境的機會,為深入推進實戰化訓練打下基礎?!痹撀妙I導介紹,模擬仿真訓練系統可構設全天候作戰條件,模擬高山、海島、荒漠、雪原等多種戰場環境,并融入復雜敵情要素、設置連貫突發特情等,全面錘煉官兵實戰能力。
記者在模擬仿真訓練室控制中心看到,射手袁峰按下“高山模式”按鈕后,屏幕場景瞬間切換。層巒疊嶂間,他保持高度戒備狀態,快速搜捕目標。突然,“敵機”從低谷處一躍而起,企圖實施超低空突防。袁峰沉著冷靜,快速做出反應。
“模擬仿真訓練室建成以來,導彈射擊訓練質效明顯提升?!痹撀米饔柨瓶崎L于洪林告訴記者,此前,他們只能在野外駐訓、實兵演練等時機組織實彈射擊訓練,導彈射手實操機會較少。如今,有了模擬仿真訓練系統,新射手可以隨時上場練習,并結合實踐摸索改進自身不足,有效提升了訓練效益。
訓練結束后,3D影像技術還能立體還原現場情況,系統自動生成訓練成果曲線圖,導彈射手的優長和短板一目了然。借助這些訓練數據,指揮員深入分析各要素環節,并與大家一起就存在的問題展開研討,為改進訓練質效打下基礎。
據該旅領導介紹,下一步,他們將積極創新組訓方法、拓寬組訓思路,并結合擔負的使命任務優化訓練方案,針對性調整模擬仿真訓練系統參數,使課目設置更加貼近實戰要求,最大限度提升科技對戰斗力的貢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