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軍報

長征副刊丨傾聽歷史的回音

來源:中國軍網-解放軍報 作者:林萬平 責任編輯:孫智英
2023-02-16 11:16:44

傾聽歷史的回音

■林萬平

近些年春節期間,我都會抽半天時間,到河南新縣的首府路轉一轉,主要是參觀紅四方面軍總部舊址和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舊址。

首府路步行街西側,是紅四方面軍總部舊址,兩進院落,三排房子,靜悄悄的。房間陳設著老式的桌椅、床柜,墻上掛著斗笠、蓑衣、手槍袋等物品。其中,第二進小院共4間房子,右邊那間是徐向前當年的住室??粗輧饶抢吓f木床、青布帳幔和蓑衣斗笠,一個衣著簡樸的紅軍指揮員,一個威武睿智共和國元帥的形象,仿佛在我眼前交疊浮現。

每次回望歷史,我感覺都像與長輩在促膝談心,總是感觸良多。

當年,在徐向前等人的領導下,只有幾百人的鄂豫皖紅軍,在戰斗中成長,迅速發展壯大到4萬余人。徐向前也因此展示出他軍事指揮家的卓越才能。漫川關突圍,他雖處絕境依然鎮定從容,勇猛突擊。因敵眾我寡、彈盡糧絕而敗在祁連山下,但他依然鐵心向黨,歷盡艱險,最終回到延安。他在戰爭年代及新中國的國防和軍隊建設中,立下不朽功勛。我敬仰徐向前,不僅敬佩他是叱咤風云的常勝將軍,更敬佩他百折不回、堅毅勇武的戰斗精神。

鄂豫皖中央分局舊址與紅四方面軍總部舊址一路之隔。里面有鄂豫皖省委書記沈澤民、宣傳部部長成仿吾等人當年的住室。

沈澤民是革命家,是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的創始人之一。他也是一位作家、翻譯家,是革命文藝的倡導者。紅四方面軍離開鄂豫皖根據地后,他留在根據地,在極其困難的情況下繼續戰斗。1933年10月,他不幸病逝,年僅33歲。

每次參觀沈澤民的住室,我都難抑痛惜之情。他與其兄茅盾一樣,都是才華橫溢之人。如果不是英年早逝,他肯定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當然,生命的意義并不能只靠時間來衡量,有的人人生雖短卻能給人們留下深刻久遠的記憶。吳煥先、許繼慎、曠繼勛、廖榮坤、余天云、吳光浩、蔡申熙、孫玉清……他們生前為人民奮斗,死后受人民敬仰。這一串串光輝的名字,像星辰般閃耀在歷史的天空。

我對成仿吾的名字,印象特別深刻。十幾歲時讀魯迅雜文,便知道魯迅與成仿吾之間的淵源。幾十年后,我全面了解了成仿吾的革命生涯,再參觀他的住室,感覺就像是拜訪一位故人,多了幾分親切。

當年,成仿吾從上海來到大別山地區后,擔任鄂豫皖省委宣傳部部長。1933年9月,已經感染瘧疾的沈澤民決定送成仿吾秘密潛回上海,向黨中央匯報鄂豫皖情況。但成仿吾到達上海之前,黨中央已經遷到了瑞金。成仿吾與上海黨組織的聯系,完全中斷。此時,成仿吾想到了魯迅。他知道,魯迅是可以完全信任的人。他找到魯迅,魯迅又找到瞿秋白。最終成仿吾順利找到黨中央,完成了沈澤民生前交給他的任務。

成仿吾和魯迅,都是革命者。魯迅是偉大的,成仿吾同樣坦蕩。前輩們的膽略、風骨和氣度,令人景仰。

我一間屋子一間屋子地走過去,就如給先輩們拜年??粗且粋€個熟悉的名字,我聯想到千千萬萬的革命者。我震撼于他們的革命事跡,震撼于由星星之火而燎原壯大的雄壯軍威,震撼于小小院子里,曾經上演的波瀾壯闊的革命歷史。先輩們一生艱苦卓絕、不勝不休的戰斗歷程,更是讓我心生感佩。關于初心,關于信念,關于選擇,我在歷史的回望中找到了力量與答案。

(本文刊于《解放軍報》2023年2月16日第12版)


揄拍手机视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