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科技大學無人作戰系統創新團隊加速科技向戰斗力轉化——
最新科研成果直通演兵場
■解放軍報記者 李浩然 特約記者 張照星 通訊員 陳曦
春日拂曉,第74集團軍某旅訓練場,一場實戰化演練拉開戰幕。與以往不同,此次演練的中軍帳中多了新面孔——國防科技大學無人作戰系統創新團隊成員。
前不久,該團隊接到這個旅求助電話。團隊成員連夜收拾行囊奔赴訓練場。他們結合這個旅裝備運用需求,加班加點完成軟件編寫工作。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打造強大戰略威懾力量體系,增加新域新質作戰力量比重,加快無人智能作戰力量發展,統籌網絡信息體系建設運用。這為我們開展科研攻關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鄙疃惹度雽崙鸹菥?,讓該團隊成員深刻認識到,釋放無人作戰系統科技效能,不僅需要實驗室里的“頭腦風暴”,更需要演兵場上的“沙場風暴”。
演練現場,該團隊成員指導官兵操作某型智能化作戰單元。指揮大廳內,無人機實時傳回的數據信息匯聚“云端”。指著一目了然的戰場態勢圖,該旅領導告訴記者:“創新團隊為我們發揮無人作戰系統作戰效能插上了翅膀?!?/p>
與此同時,該團隊還有多名成員活躍在一線演兵場。翻開該團隊新年度服務部隊計劃表,記者看到團隊成員的日程安排得滿滿當當。他們從練兵實踐中發掘科研課題,邀請部隊官兵聯合攻關,將實驗室里取得的最新科研成果應用到演兵場上,在炮火硝煙中接受檢驗。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全面加強練兵備戰,提高人民軍隊打贏能力。從練兵實踐中發掘課題、用科技創新成果服務部隊,既是提高部隊打贏能力的務實舉措,也是加速科技向戰斗力轉化的有效路徑?!痹搱F隊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以來,他們申請了多項“無人智能作戰”領域重大科研項目,瞄著武器裝備現代化目標、向著科研高地持續沖鋒。前不久,他們自主研制的某自動化裝備正式列裝部隊。
組裝飛機、調試程序、自由對抗、集群攻防……走進國防科技大學無人機專業的實踐課堂,謀戰研戰的濃厚氛圍撲面而來,授課教師是該團隊一名副研究員。去年底,在他的指導下,該校本科生組成的參賽隊伍在中國機器人大賽無人機挑戰賽上獲得一等獎。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加快建設國家戰略人才力量,努力培養造就更多大師、戰略科學家、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師、大國工匠、高技能人才。這是黨和國家對我們的希冀,也是我們的職責使命?!睂W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該團隊負責人信心滿懷地說,“我們將以更加拼搏的姿態,創造出更多原創性、引領性成果,為提高部隊戰斗力作出應有貢獻!”
記者了解到,該團隊成員結合無人裝備的技術性能和在演練中的實際運用,研發出多型裝備模擬器。他們將自主研制的無人戰車用于學員實戰化崗前演練,打通“從課堂到戰場”的人才培養鏈路。
聚力攻堅,向科技要戰斗力。該團隊負責人告訴記者,在學校支持下,他們將進一步推行“縱深配置科研梯隊+橫向融合學科交叉”模式,組建跨系所、跨學科聯合攻關團隊,加速科技向戰斗力轉化。
春光明媚,活力迸發。走進國防科技大學無人作戰研究中心,該團隊成員正在熱烈探討智能高端無人作戰系統在未來戰爭中的應用前景。記者相信,從這里凝聚的科技創新智慧,必將助推部隊新域新質戰斗力加速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