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軍報

用真情暖兵心,來看這個炊事班班長怎么做……

來源:中國軍網-解放軍報 作者:曾梓煌 黃 銳 責任編輯:劉秋麗
2023-02-07 10:58:04

炊事班長二三事

■曾梓煌 黃 銳

前段時間到陸軍某海防旅某海防連采訪調研,筆者和年輕戰士聊天時,偶然間聽到了關于一級上士、炊事班班長張昌瓊的幾件暖心事。在戰士們口中,張昌瓊是一個“細微之處見真情”的老班長。于旁人看來,他做的事可能無足輕重,但對這些年輕戰士來說卻記憶尤深、倍感溫暖。一名上等兵說:“能遇到張班長,我很幸運?!惫P者聽來很受觸動,想把這些溫暖的小故事分享給大家。

多加糖的熱姜湯

上等兵顧銘杰剛下連時,“水土不服”。長在魚米之鄉,又是家里獨子,他哪吃過這樣的苦:工作訓練忙累不說,海島上還有無盡的大風、烈日以及遍地的蛇蟲……

平日,訓練的累、環境的苦,顧銘杰咬咬牙還能忍,可去年3月一個周末,家人來電告訴他:從小帶他的奶奶病得厲害,還老念叨他的名字,這讓顧銘杰擔憂不已,情緒隨之出現低落。

張昌瓊最先發現了顧銘杰的異樣。那天,班排戰士到炊事班幫廚,以往干活積極利索的顧銘杰卻耷拉著臉,把菜切得七零八落。耳尖的張昌瓊還聽到,他和同年兵小何聊天時埋怨生活苦,還悄聲探討“怎么才能溜回家”。

當時正值南方梅雨季,戰士們每次訓練后身上總是半濕不干的,為此,炊事班每天都準備了熱姜湯。

這天,顧銘杰喝著熱乎乎的姜湯,感覺身上的疲憊減輕了不少。幾名戰友陸續起身加糖,看到這里,他心中很是疑惑:這姜湯不是挺甜的嗎?然而一連幾天都是如此,他更加困惑了:難道是自己口味變淡了?等嘗了一口戰友碗里的姜湯,他才發現,自己這一碗明顯要比別人的甜不少。

“班長每天都特意在你碗里多放了點糖?!痹诖妒掳喙ぷ鞯男『谓议_了謎底,“生活不是挺苦嗎,加點糖不就甜了?”

原來,聽到他倆的對話后,張昌瓊特地找到幾名戰士了解了顧銘杰的情況,隨后便有了這碗甜姜湯。

聽罷,顧銘杰既尷尬又感動。那天傍晚,他主動找到張昌瓊,兩人在海邊散步,聊了很久。再后來,大家發覺小顧像變了一個人似的。去年9月,連隊調整崗位,顧銘杰主動找到連長,申請加入炊事班。

不重樣的病號飯

列兵李鑫說,張昌瓊的一碗清湯面,暖到了他的心里。

清湯底,龍須面,一個荷包蛋,幾根青菜,然而等李鑫描述完,筆者卻有些不解:這碗面暖在哪?

去年底一次午飯前點名時,連長提醒大家近期冷空氣來襲,要注意保暖添衣。而此時的隊伍中,李鑫穿著短褲,被風吹得直發抖。這讓張昌瓊忍不住多看了幾眼。

原來,這天連隊組織工程自建,李鑫在干活時一個趔趄磕在大石板上,膝蓋頓時被撕開了一個口子。為了避免摩擦傷口,他按照軍醫的囑咐穿了短褲。

得知李鑫受傷的情況后,張昌瓊就在心里琢磨:平時為了照顧大多數人的口味,連隊飯菜偏重口,但辣椒、生姜、蒜等刺激性食物不利于傷口愈合,還會加重炎癥……

這天晚飯,擺在李鑫面前的,是張昌瓊單獨準備的一碗清湯面?!俺脽岢?,這是特意為你做的病號飯?!睆埐傄贿呎f著,一邊囑咐他飲食要忌口。怕他只吃面沒胃口,張昌瓊后來還變著法把湯底換成魚湯、雞湯、排骨湯。

這份“突然”的關心,讓還在適應連隊生活的李鑫感動不已?!皬埌嚅L接連給我開小灶,讓我感受到了家人般的關心?!崩铞握f,從那時開始,他才真正把連隊當成家。

一周以后,傷口痊愈重回訓練場,李鑫恨不得把攢了這么多天的勁一股腦釋放出來,他的訓練成績很快有了喜人進步。

“變”出來的生日蛋糕

下士陳祥龍的手機里保存著一張生日蛋糕的照片:面包胚,刮得不太整齊的奶油,點綴著葡萄、橙子、番石榴等水果。乍一看,蛋糕的賣相實在一般,但陳祥龍說,這是他長這么大吃過的最好吃的生日蛋糕。

去年夏天,因為臺風,海島上客船停航,這可愁壞了陳祥龍班里的戰友。馬上就是陳祥龍的生日了,大家都想給他留下難忘回憶??墒孪扔喓玫牡案馑筒簧蟻?,島上又沒有賣蛋糕的地方。這可怎么辦?戰友們思來想去,準備自掏腰包買點海鮮,再請炊事班煮碗長壽面、燒兩個菜,就算給他慶祝了。

當他們把這個計劃告訴張昌瓊后,張昌瓊沒吭聲,心里有了另外一個主意:早上做面包用的面粉、奶油、黃油都是現成的,這不就是做蛋糕的材料嗎?他又從市場買來水果,在網上找了教學視頻,貓在操作間里“攻關”。

“祝你生日快樂!”這天晚上,戰友們為陳祥龍唱起了生日歌,張昌瓊則悄悄端來了特別準備的生日蛋糕。陳祥龍看到后一愣,隨即笑得合不攏嘴,還轉過身抹了抹眼角。

“他從來沒有告訴我們準備了這個驚喜,生日蛋糕就像突然變出來的?!标愊辇堈f,沒想到張班長會把自己的小事這么放在心上。

在吹蠟燭許愿后,陳祥龍還大聲說出自己的心聲:“希望連隊這個溫馨的大家庭越來越好!”

帶兵千萬招,真情第一招

■曾梓煌

對張昌瓊的初識,緣于一次到這個海防連檢查工作,我吃了他做的包子。皮松軟、餡鮮美,毫不夸張地說,那是我吃過最好吃的包子。桌上其他飯菜也很美味可口。當時我就想:這個連隊的炊事班班長有兩把刷子,這個連隊的官兵有口福。

又一次到這里檢查,我見到了張昌瓊的“真容”——黑臉劍眉,身材精壯,眉頭緊鎖成“川”字,領章上掛著兩道粗拐。那會兒,張昌瓊正因工作上的事批評班里戰士,語氣十分嚴厲。我又想:這個老班長,年輕戰士們見了估計都得發怵。

這次采訪中,我和這個連的下士張桃聊起了張昌瓊。張桃曾是我帶過的新兵。我說起自己對張昌瓊的印象,他卻說:“老指導員,不是你想的那樣,我們年輕戰士都愛和‘老炊’一塊兒玩?!?/p>

張昌瓊是連隊兵齡最長的軍士、“崗齡”最長的炊事班班長,年輕戰士便給他起了“老炊”這么個外號。

等到深入采訪了張昌瓊,我才知道他是一位很細心的老班長、有耐心的帶兵人。

剛開始,張昌瓊有些放不開,我便以吃過他做的包子為由頭引他開口。他頓時來了勁,和面的溫水要多少度、面粉和溫水比例是多少、發面揉面到哪個程度、每個包子用多少克面團……他恨不得現場拉開架勢手把手教學。

“連隊每名戰士喜歡吃什么菜,沒人比我更清楚?!贝蜷_了話匣子的張昌瓊和我談起自己的工作。問他怎么才能抓住大家的“胃”,他說,新兵下連第一天,他都會拿小本記下大家的籍貫、問清他們的口味。

這個海防連的戰士普遍愛吃辣,但有的義務兵不大適應。每頓做幾個辣菜、辣椒放多少,把握好這個度對炊事員來說并不容易。每天吃飯,張昌瓊都要到飯桌旁轉轉、到泔水桶邊瞅瞅,問問口味合不合、看看菜量夠不夠,這樣下一頓飯該咋做,心里就有數了。

上等兵顧銘杰被張昌瓊一碗甜姜湯打開心扉的故事還有后續。張昌瓊說,打那之后,他時常找小顧聊天、談心,幫他一點點解開心結。張昌瓊專門協調和顧銘杰站同一班夜哨,還帶著他訓練,克服對400米障礙的心理恐懼。等顧銘杰調到炊事班后,他又手把手教他備菜、做菜。如今,顧銘杰已經順利“出師”,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粗粗算下來,幫助顧銘杰適應連隊生活,張昌瓊前后花了近9個月時間。聊天過程中,我發現他對年輕戰士都格外有耐心。問及原因,他回答說,在他看來,這些年輕戰士就像自己的親弟弟一樣,“對自己的家人還能沒耐心嗎?”

當時,一句話在我腦海里浮現:帶兵千萬招,真情第一招。我們常說“以情帶兵”。什么是情?在我看來,是對連隊自發產生的真情、對身邊戰友自然流露的親情。感情越真實,兵心就越暖;關系越緊密,官兵就越親。

采訪時,每個戰士都能隨口說出幾件“老炊”的暖心事。張昌瓊的做法,并非轟轟烈烈,卻包含著涓滴細流的關心和竭盡所能的幫助。

帶兵人都想抓住戰士們的心。怎么做?無他,惟誠而已。帶兵人把對戰士的關愛化作實實在在的具體行動,才能讓戰士心無旁騖投身單位建設,讓連隊、班排凝聚成心心相印、同甘共苦、風雨同舟的戰斗集體。

揄拍手机视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