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的溫度
■劉 敏
插圖:唐建平
記者心語 走近,傾聽,才能觸摸到故事的溫度。
去采訪之前,我就聽說過很多潛艇兵的故事。比如,第一次出海的官兵會喝上一碗海水,代表著自己的決心和意志。我還聽說,他們會在潛艇上浮時,守望著圓圓的升降口,迎候久違的陽光……這些傳說都深深吸引著我。終于有一天,我來到海軍某潛艇支隊,走近了潛艇兵的生活。
那天,夕陽的余暉灑向海面,給返航的潛艇鍍上了一層金輝。岸港微風輕拂,迎接分別了數日的老友,“深海鐵鯊”也收斂起鋒芒,靜靜地??吭诖a頭上。
我剛上潛艇,就邂逅了剛剛出海歸來的教練艇長趙愛軍。他風塵未洗,便馬不停蹄地奔赴辦公區,向上級匯報工作。晚上再見到他時,他一身清爽的海軍藍掩蓋了初見時的疲憊。
順著直梯下到指揮艙,各種儀器設備占據了本就狹窄的空間,幾個空椅子擺放在四周。正當我疑惑艇長該坐哪兒時,趙愛軍的聲音傳來:“一般情況下,我就站在大家身后,用這部對講機,把指令傳達給全體艇員?!?/p>
數不清多少驚心動魄的故事,就發生在這僅僅2平方米的戰位上。
在一次紅藍對抗演練中,因為長時間執行任務,潛艇電量即將消耗殆盡,需要浮起充電。經潛望鏡觀察,趙愛軍發現對方的反潛機正在附近活動。顯然,潛艇已經被跟蹤了?!皾撏щ娏坎蛔?,不能長時間潛航?!薄安荒苌细?,暴露目標更可怕?!币粫r間,指揮艙內眾口不一。
戰場情況瞬息萬變,經驗豐富的趙愛軍當機立斷:“海面漁船、商船逐漸增多,我們何不利用商船噪音掩護,甩掉它?”
“聲吶搜索海面目標”“向商船方位航渡”“潛坐海底”……在充電的過程中,一連串口令從對講機里傳遞到各個戰位。最終,導調組判定,潛艇利用商船噪音掩護,成功跳出反潛機跟蹤范圍。講到這里,趙愛軍的聲音變得興奮起來,眉頭也漸漸舒展開來。
“與‘敵人’斗智斗勇,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從最開始的緊張,到冷靜應對……處置成功時會很有成就感。其實每一次的海下歷險,我們積攢的不僅僅是經驗,更是未來戰場上的勝算?!?/p>
穿行在艙室間,趙愛軍告訴我,相對于海底的幽深冰冷,潛艇內可是個火熱的世界,設備室溫度有時高達50攝氏度?!昂敛豢鋸?,熱得像桑拿房?!彼恍?。
走進休息區,我看到,一塊塊床板不到一米寬、剛剛能容納一人,四個角被金屬鏈條懸掛固定。
趙愛軍拍了拍床板:“你別看它現在涼冰冰、硬邦邦的,出海時可是24小時都有溫度的?!痹瓉?,在艇上平均三個艇員使用兩個床位,輪流值更回來,大家總能馬上鉆進有熱氣的被窩。
如此簡單艱苦的生活,潛艇兵已習以為常?!昂苄量喟??!蔽胰滩蛔≌f。
“習慣了也不苦,潛艇兵有屬于自己的快樂?!壁w愛軍指著圓圓的升降口,笑著說,“比如此刻,完成任務后回到港灣、吹吹海風,那感覺太幸福了?!?/p>
他拍拍身邊的設備,邊走邊說:“從一名潛艇兵到現在的教練艇長,當兵30年了,我從來沒有離開過潛艇。每個戰位、每個崗位的訓練,塑造了今天的我。潛艇,早就成了我生命中的一部分?!彼聪蛭?,爽朗地笑了。那一刻,我讀出了他眼里的熱愛,也看到了他純粹又赤誠的內心。
幾個小時的時間里,隨著趙愛軍娓娓道來的講述,我仿佛親歷了大洋里的狹路相逢、深海里的驚心動魄。沿原路返回時,那些之前在我看來冰冷堅硬的設備和儀器,此刻仿佛也被注入了靈魂,擁有了一種動人的溫度。